格雷菲爾德在擔任納斯達克CEO期間,迅速帶領納斯達克走出絕境,使納斯達克從一個瀕臨倒閉的組織快速成長為全球金融市場的巨頭。
1.人事第一。你無法控制環境,但你能確保自己擁有最優秀的人才,這樣,一旦周圍的世界發生變化,他們便能迅速適應、有所反應、挺身而出。
2.透明度能構建信任。如果你從一開始就告訴別人你要干什么,你便能為自己領導風格構建起值得信任的感覺,哪怕你正在做艱難的決定。
3.外聘之前先提拔內部人才。如果你正擔任領導工作,你應該在內部培養組織需要的大部分人才。先仔細觀察現有的人手,再到公司外部去招聘。
4.鼓勵健康的辯論。如果你想在決策過程中聽到迫切需要的意見,考慮所有的重要視角,你就必須這么做。
5.尋求誠實的反饋。領導者需要尋求并激發誠實的反饋,并為之創造明確的傳遞途徑,借此抵消人們裝點現實、文過飾非的自然傾向。
6.優化時間安排,把時間投入到收益最大、效果最好的地方。首席執行官的任務清單無窮無盡,但時間有限,所以,要選擇那些能獲得最大回報的活動。
7.你不可能把每件事都做好。有時人們認為,成功的關鍵是把工作做好,但還有兩點對領導者來說同樣重要:你要知道有些事你做不好,有些事你根本不必做。
8.沖向問題。無情地面對現實??酥票灸艿膬A向,不去回避那些運轉失靈的事情。
9.培養領導直覺。在經驗、知識、數據和建議之間找到最適合你決策過程的配方。
10.不要低估市場的變化轉型。為在短期取勝,你要能很好地跟市場上的其他玩家競爭;但為了長遠的勝利,你必須在市場本身發生重大變化前搶先行動。
11.買下贏家。利用明智的收購獲得急需的市場份額或技術,這沒有什么好丟臉的,哪怕從短期來看,你支付了額外的溢價。
12.有時候,你必須打破自己的規則。優秀的領導者可以根據情況靈活應變,哪怕他知道這需要權衡取舍,今天正確的事情,到了明天不一定仍然是對的。
13.今天的局外人是明天的當權派。不要忽視那些處于你商業生態系統邊緣的人,他們可能正創造著你的未來。
14.通過親和力建設自己的品牌。你的客戶往往是你最好的品牌大使。
15.不是每一筆買賣都需要著眼成本效益分析。人類的選擇受多種因素驅動,有些出于私心,有些出于組織歸屬感,還有些是事務性的考量?;〞r間了解什么能真正打動客戶的心弦。
16.別想著一次就拿下客戶。深厚的客戶關系需要維護和不斷更新。
17.別以為自己能超越政治——沒有人做得到。學會將它為己所用,增加自己的競爭優勢。
18.游說是教育。這是一個將重要觀點擺到桌面上、讓立法者和監管者真正做出明智決策的機會。
19.政治有自己的時刻表。不要把成功的所有希望都寄托在法律法規的迅速調整上。
20.了解各方利害相關人。有時候,一家企業有一些非常規的利害相關人,他們對實現成功至關重要:政客、監管者、風投、社區領導者、投資人,等等。盡早盡多地跟他們建立起聯系。
21.交易無關個人。人很容易沉迷于談判自帶的跌宕起伏的戲劇色彩,但它會妨礙你做出明智的判斷。
22.公司付給你錢不是貪圖你做事縮手縮腳。你沒法在每一筆你瞄準的交易里都獲得成功,但在生意場上,至少在某些時候,你必須大膽一試。
23.任何問題都不是非黑即白的。最優秀的生意人會努力看到交易的方方面面,理解對手想要贏的是什么。這樣的人深明復雜之美,他們愿意有所妥協,找出通往可行結果的道路。
24.利用母艦。在通過收購實現發展的過程中,要緊盯自己的核心優勢,并意識到,隨著你繼續前進(在規模、文化、地理或主要關注領域等方面的推進),風險也會隨之增加。
25.效力先于效率。確保自己擁有優質業務,知道它真正的運作方式,再去嘗試對其加以精簡,實現高效率運轉。
26.做個選手型教練。眼睛雖然盯著大局,但也要跟基層業務保持聯系。
27.激勵很重要。理解員工激勵舉措的重要性,建立相應的薪酬方案。如果員工的發展與公司休戚相關,他們往往更投入地關注整個企業的成功。
28.未來不會總跟過去一樣。要預測未來可能會發生些什么,別只想著從前發生過什么。
29.信任是件微妙的事情。商業由競爭推動,但也依賴信任與合作。人們很容易認為這理所當然,直到信任失效的那一天。
30.上市公司永遠處在待售狀態。如果它經營低效,遲早有人會注意并意識到自己可以做得更好。
31.偶爾的失敗是心懷大志要付出的代價。在事業上也跟在生活里一樣,當你敢于攀登高峰,你也要迎接一些不可避免的失望。
32.優雅地放手讓人走。如果你培養的是真正的領導者,很可能,他們中有一部分人會到其他地方去。這不是失敗,這象征著別人認可你的成功。保持優雅,給予支持——你永遠不知道,你們的人生之路將怎樣再次交會。
33.頂住壓力。有時候,領導者需要主動站出來,當眾承擔失誤。
34.不要因為勝利而沾沾自喜,也不要對失敗耿耿于懷。你在慶祝自己的成功或在舔舐自己的傷口時,對手可能趁機搶走你的午餐。
35.在這個時刻正確的方法,換個時間可能就不正確了。從前的成功策略,后來可能會變成不利因素。
36.應對危機的最佳方式是創新。不要花太多時間為自己的錯誤開脫辯解。直接跟客戶溝通,改進自己的產品或服務。
37.一旦獲得了競爭力,你就必須與自滿做斗爭。企業受到來自市場力量的威脅,自然會產生改善的動機。而當威脅消失,你就需要尋找新的方法來鼓勵改變和創新。
38.關注趨勢線,別總在乎增幅大不大。重大的改變需要時間。只要你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,走得多快并沒有那么重要。
39.為創新開辟安全空間。在關注成本的文化里,創新很難扎下根來。在文化、預算和制度結構里,一定要開辟一處專門的空間,讓新的設想發芽和生長。